【扬帆】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 “运河联盟”畅叙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本报通讯员 安文丽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近日,全国(江苏)运河沿线高校研究生党支部联盟暨扬州运河区域党支部联盟开展党日活动,回顾申遗成功以来取得的重要成果,共叙大运河发展的美好未来。

活动中,运河专家作主旨报告。扬州运河区域党支部联盟成员单位的代表们重点围绕“保护、传承和利用运河文化,建设致富河、幸福河”的主题进行经验交流。

扬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城区分中心书记、主任王爱民表示,扬州港航系统承担了苏北运河部分的建设任务。一直以来,他们围绕着京杭运河的活化利用,致力于把运河建设得更美,让通行更顺畅。在“运河联盟”这个平台上,各个单位联合起来,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运河的保护做得更加有声有色。

扬州航务中心施桥船闸管理所副所长阮向阳介绍,2000到3000吨级的船舶、货轮,以及万吨船队都能在运河扬州段畅行无阻,目前,他们正积极探索智慧船闸的发展,将更好地传承、保护、利用好大运河,把“黄金水道”建设得更好。

扬州市城市河道管理处党群科科长余敏告诉记者,今年2月6日以来,古运河沿线从扬州水利枢纽到瓜洲泵站之间的十几座泵站已全面对外开放,大家可以通过网上预约,近距离参观运河沿线的水利工程 、水利展馆,进一步了解扬州水文化和运河发展史。

十年来,“运河长子”扬州使命在肩,始终致力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运河文化遗产,与生生不息的大运河共创“城河相依”的灿烂未来。

扬州运河区域党支部联盟理事长、扬州大学教授刘怀玉建议,站在新的起点上,要进一步做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工作,要从扬州的全域进一步规划,优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思路,不仅要把城市建设好,运河沿线的农村也要建设好。

报道链接:https://share.96189.com/yfs/Article/7aad5cc7c80b49639508c943cbc56f17

———《扬帆》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