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扬州大学智慧水利专业的理由
智慧水利专业于2025年设立并招生,专业依托水利工程江苏省优势学科,突出水文智慧测报及水资源规划。专业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根本任务,结合新时期国家水利现代化建设与管理的需要,立足江苏,面向全国,通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爱国情怀、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全球视野、系统思维和实践能力,深度融合水利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智慧水利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信息智慧感知、水利数字孪生及智能应用等智慧水利核心技能,具备解决智慧水利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的智慧水利专门人才;能够继续深造提高,或在水利、水务、能源、交通、城建、农林、环保、国土资源、教育等部门从事与智慧水利有关的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师资队伍




全职专任教师21人
正高级职称 4人
副高级职称 8人
具有博士学位 20人
45岁以下教师 16人
专业涉及荣誉
水利部全国水文培训中心
水文领域的全国唯一一家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WMORTC)

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
实验条件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降水蒸发实验室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泥沙测验实验室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流速流量实验室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自动测报实验室
教师教学获奖






2.专业问答
Q1: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数字孪生流域与水利工程、水资源系统优化与管理、水利工程智能设计及运行管理、水文智能预报与水利调度、水利大数据智慧分析与管理、农田智慧化灌溉排水理论与技术。
Q2:专业核心课程有哪些?
智慧水利导论、水力学、数字地形测量、自然地理学、气候学与气象学、地理空间智能技术、水利大数据统计分析、水资源学、水资源系统智能分析、水信息智能感知技术、水文智能预报、现代水资源规划理论与技术、水文智能分析与计算、水利计算与智能调度、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工程、水利工程信息与自动化、智慧灌区、智慧泵站。
Q3: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爱国情怀、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全球视野、系统思维和实践能力,深度融合水利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具备智慧水利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信息智慧感知、水利数字孪生及智能应用等智慧水利核心技能,具备解决智慧水利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的智慧水利专门人才;能够继续深造提高,或在水利、水务、能源、交通、城建、农林、环保、国土资源、教育等部门从事与智慧水利有关的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Q4:学习本专业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扎实的数理基础、计算机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环境与系统思维、沟通与协作素质、抗压与应变能力、社会责任感与价值观、对智慧水利的学习兴趣等。
Q5: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数理基础要求较高,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技术更新快速、复杂系统分析等背景下,需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建议保持主动探索和持续学习的态度,结合虚拟仿真理解抽象概念,积极参与科创项目,掌握相关智能算法,关注相关专业前沿技术,夯实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