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严到每个支部、实到每名党员,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根据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以及省委组织部《关于提高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意见》(苏组通〔2018〕1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就提高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思想认识,深刻领会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对于增强党的观念、强化党员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校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落实组织生活各项制度,规范组织生活开展,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得到有效加强,但一些基层党支部仍然存在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规范、不严肃等问题,提升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是当前加强党的建设一项迫切任务。
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严肃党的组织生活、提高组织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贴中心工作,紧密联系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高质量的组织生活不断强化政治功能,把每个基层党支部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二、强化问题导向,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和改进组织生活
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主要包括“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评先评优等,必须经常规范、严肃认真地开展。加强和改进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要着力在落实制度、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增强实效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各二级党组织和基层党支部要强化问题导向,以严的标准、实的要求有效解决影响组织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组织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1.突出政治功能,着力解决政治性淡化、战斗性弱化的问题。组织生活要突出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突出党性锻炼,突出思想交锋,切实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和政治觉悟。组织生活会要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支部和班子成员要深入对照检查,列出问题整改清单,每年实实在在解决一两个突出问题。改进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细化评议标准,敢于触及矛盾,提升实际效果。严格执行请假制度,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视情节轻重进行谈话提醒、警示告诫、限期整改等。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2.严格制度执行,着力解决不经常、不规范的问题。各二级党组织每年要对组织生活的内容、形式、时间安排等进行系统谋划,基层党支部要制定年度组织生活计划,报二级党组织备案,年终形成落实情况报告。支部党员大会每学期不少于2次,支部委员会每月不少于1次,党小组会每月不少于1次,党课每学期不少于2次,确保“三会一课”常态长效开展。党员领导干部应严格执行双重组织生活制度,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生活,带头上党课、作报告,为党员作示范。认真落实党员活动日制度,突出“党味”,精心设计主题党日活动。依托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系统、党务系统、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试运行)等网上管理平台,认真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接、流动党员管理、党费管理、基层党组织活动管理等工作,规范用好《发展党员工作全程纪实手册》《党支部组织生活记录簿》等全程纪实手册,实现党员组织生活留痕记实管理,把每名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的有效管理之中。
3.创新方式载体,着力解决内容枯燥、方式呆板的问题。根据党员的特点和需求,在运用讲授辅导、交流讨论、现场观摩、远程教育等方式的基础上,推广“党员政治生日”“红色经典朗读分享会”“我是党课主讲人”等做法,打造一批“最佳党日”活动和“精品党课”,增强基层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结合实际,宣传推广可资借鉴的全省高校基层党支部优秀工作案例和入选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省级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的支部做法,创新组织生活内容和方式方法,推动基层党组织之间互学互鉴、共同提高。运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指尖微党建”平台,探索建立网上支部、网上党校、网上课堂,推动每个党支部建立一个覆盖支部全体党员、务实管用的网络互动平台。
4.加强考评激励,着力解决党员参与动力不足、活力不够的问题。严格执行《扬州大学基层党支部工作标准》,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探索推行党员积分量化考评,将党员义务明细化、先进要求具体化、考核评价公开化,提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探索体验式、开放式组织生活,积极推行创意组织生活,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广泛开展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承诺践诺等活动。把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情况作为民主评议、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表扬激励优秀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
5.强化基础保障,着力解决基础薄弱、保障不足的问题。坚持力量、投入、资源、工作“四个下沉”,使基层党支部有能力、有资源、有抓手开展组织生活。采取党费划拨、经费支持、业绩考评奖励等多种方式,保障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经费。结合各自实际,探索建立党员活动室、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深入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组织开展党支部书记集中轮训,制定组织生活指导意见,帮助基层党支部书记明确职责、熟悉流程、掌握方法、提升本领。
三、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
各二级党组织要把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加强领导和指导,压实压紧责任,切实抓出成效。要以集中督查、互学互查、随机抽查、专项督查、定点监测等多种方式对基层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强化日常督促检查。建立院级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制度,推行党支部书记向院级党组织工作述职制度,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党支部书记要切实负起具体组织者的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定期向院级党组织汇报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对组织生活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的,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通报批评、追究责任。及时宣传先进典型,推广新鲜经验、管用做法,营造党员积极参与、支部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和实效。学校将重点围绕基层党支部执行“三会一课”,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员活动日、党员记实管理等开展检查并在有关会议上通报,检查结果与年度党建工作考核挂钩。